启梦真志愿服务队关于白沙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18浏览次数:1

在脱贫攻坚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海南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三亚学院响应团省委的号召,围绕海南省委省政府“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高”的决策部署,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深入海南省各市县展开调研。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连续四年组建18支调研队伍奔赴海南省18个市县,开展为期14天的调研活动。

启梦真志愿服务队于2019年6月25日再次启程,奔赴白沙黎族自治县,针对牙叉镇牙港村、志针村开展第四次调研活动,主要对前三年的调研做回访工作,深入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下达和落实情况。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团队成员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到达白沙黎族自治县。启梦真志愿服务队先后与白沙黎族自治县团县委符文亮书记、牙叉镇团委王章钧进行了工作对接,了解一年来脱贫情况,获得最新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情况及信息,牙叉镇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到2019年牙叉镇现有 贫困户1户3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24%。

牙港村是位于白沙县县城东北方向3公里处一个平凡的行政村,其下有牙港上,牙港中,那凡,芭蕉,江排五个自然村小组。牙港村贫困户由前三年的53户降低到今年的1户。

在座谈中得知,牙港村在这一年的精准扶贫中,主要是通过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和提供三大保障中的住房保障来帮扶贫困户脱贫,在提高收入上,通过“公司+政府+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出力,在年底分红,为贫困户增加家庭年收入已越过3305元(贫困评定指标)从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在住房,教育,医疗三大保障中,尤为突出的是住房保障,对于危房及瓦房政府给予贫困户6.1万元的住房补贴,增加了贫困户新建住房的积极性。目前危房及瓦房已全部有所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问卷调研中,遇到村里的一位73岁的“土赤脚医生”符三女老人,她是一位老党员,但不幸的是丈夫和小儿子很早就过世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家后却拒绝赡养老人,三媳妇在外省打工,只留下一孙子给老人带,老人和孙子居住在漏水的瓦房里。但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个队员,她说:生活是贫困了点,但是有共产党,有我们政府,什么困难都是短暂的。


团队在深夜返程唱《我相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海宁 提供


志针村委会位于白沙县城东约6公里处,蜿蜒的山路将它与县城相连,志针村委会其下有志针一,二,三队三个村小组,共有129户近540口人,这里昼不闭户,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热情好客。因为土地少,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割橡胶,同时也有村民不定时的打零工补贴家用。在来白沙之前了解到,今年的脱贫户由前三年的57户到今年的3户,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很大。

在结束对牙港村委会调研工作后,启梦真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志针村委会。从村委会两委班子口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精准扶贫工作上,在这一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在村委会帮扶上:他们采用“1+5”的帮扶模式,即一个村干部+5户贫困户,切实做到帮扶到户,在提高经济收入上:他们建立以“企业+村委会+贫困户”为发展模式的黄牛合作社,以政府下拨给贫困户的补助金作为投资资本,分户管理的天数由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决定,到年底进行分红;在三大保障上:医疗有保障、住房有保障、上学有保障。

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志针村长期饮用的是山上的泉水,但水质有问题。为了确保村民的健康,水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去年政府已经拨款三十万,使村民喝上了井水。但山泉水和井水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山泉水呈淡黄色,有白色物质漂浮,经过处理的井水,成透明色,但依然有白色物质沉淀。

“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这是志针村三队符丽选的至理名言,她们一家是八年前定居在志针三队的。她和丈夫符海选有两个孩子,并通过养羊维持家庭生计。当谈及精准扶贫的时候,作为“外乡人”的她们对村委会没有给予与贫困户同样的关注而感到略有不满。


团队成员在志针村合影。中国青年网讯员 陈海宁 提供

经过四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个村的发展有较大的改善,村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仍然任重而道远,启梦真志愿服务队在四年调研过程中一直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精准扶贫,至少在启梦真志愿服务队看来这并不是一句口号,作为一个调研团队,在调研的过程中启梦真团队始终秉承:用严谨去对待,用热情去服务,用事实去说话。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终究会改变中国贫苦落后的农村面貌,启梦真志愿服务队坚信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白沙也必是他们与白沙人民,白沙政府艰苦奋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