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之声问答系列| 开国上将——宋时轮

发布者:孙凡发布时间:2024-11-16浏览次数:877

前言

为强化红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红色思维,传播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我校团委设立党团之声栏目。

本栏目将使用文字,声音,问答等多种方式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党团史教育活动。

本期党团之声栏目将为您带来“开国上将——宋时轮欢迎您的收听。

01人物简介

简介

宋时轮(1907—1991年),原名宋际尧,湖南醴陵人。在革命生涯中,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人物生平

1907年,宋时轮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黄村。曾就读于醴陵县立中学。

1926年,宋时轮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宋时轮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宋时轮到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萍乡边界地区组建游击队,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1930年起,宋时轮任湘东南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红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21军参谋长兼第61师师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江西军区兼东北战区指挥部作战科科长和红军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宋时轮加入了长征队伍,任军委干部团教员。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作战科科长。1936年,宋时轮先后任红30军、红28军军长,率部参加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时轮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率部进军雁门关以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1938年5月,宋时轮转赴平西区,任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兼第12支队司令员。6月,率部挺进冀东,支援冀东抗日武装暴动。8月,兼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1940年,宋时轮到延安,先后入马列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9月,宋时轮到山东根据地工作,任津浦前线指挥部参谋长。1946年1月,宋时轮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

解放战争开始后,宋时轮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2月起,宋时轮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莱芜战役。4月,参加泰蒙战役。尔后率部参加孟良崮和沙土集等战役。8月,组织指挥梁山阻击战。1948年2月,宋时轮先后参加宛西和宛东战役。6月,参加豫东战役。9月,参与指挥济南战役,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兵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先例。在淮海战役中,曾指挥3个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一系列成功的阻击战,使国民党军中流传着“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说法。1949年2月,宋时轮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4月,率部参加渡江战役,与第7兵团一起首先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5月,在上海战役中,指挥所部实施多路快速穿插,率先攻入市区。上海解放后兼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11月,宋时轮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指挥第二、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等。1952年秋回国后,宋时轮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02将军轶事

宋时轮征战一生,有着爱兵如子的名将风范。抗美援朝初期,由于美军的封锁,后勤供应不上,部队严重缺粮,不少战士得了浮肿病、夜盲症。宋时轮得知情况后痛心地说:“绝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他采取各种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让干部战士吃饱。

悲壮的长津湖之战中,第27军80师242团第5连,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信员之外,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这成为将军心中永远的痛。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至鸭绿江边,宋时轮要求司机停车,下车后他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满头花白的将军已是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03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