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总有一些黑暗悄然滋生,威胁着女童的安全与健康。
女童保护,不仅是对个体的守护,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女童都应在爱与安全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她们的未来,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护花使者
为了提升女童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构建家校社协同保护网络,营造尊重女性、拒绝暴利的校园文化,针对女童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安全风险(如性侵、网络诱骗、性别歧视等),响应教育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课程教材指南》,强化校园性别平等与安全防护能力。
2025年4月9日一露童心公益社来到了三亚市崖州区青林学校,给四年级的同学们的上了一节不一样的课。
童声里的必修课
让保护意识长成翅膀
在三亚青林学校,讲师团成员马艺桐和助教李紫涵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爱护身体”儿童防性侵课程。
马艺桐同学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气氛十分活跃。她们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掌握自我保护知识,知道该如何预防性侵害。课后,还为孩子们发放了儿童防性侵知识手册,希望家长也能从中获取未成年人自护自救的知识与技能。
裙摆下的守护课
用童话打开认知
通过《小魔仙的身体城堡》绘本,让孩子认识“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是魔法禁区”,用“守护小秘密”的概念替代生硬的“隐私部位”。
情景模拟练勇气
当“陌生人递糖果”“熟人要求单独关门”等场景在课堂重现,孩子们学着像小刺猬一样竖起“安全刺”——大声喊“我不认识你!”“我要找妈妈!”,并跑到“安全岛”(老师/保安身边)。
情绪绘本疗愈羞耻
通过《小雨滴的勇气》故事,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说出来不是丢脸,而是像给伤口贴创可贴一样勇敢”。
家校间的星光桥
给老师的备忘录
留下“警惕长期单独接触”“关注孩子突然沉默/抗拒身体接触”等观察清单,让校园成为24小时亮灯的安全港。
给家长的悄悄话
建议用“洗澡时自然聊身体”“玩角色扮演游戏演练求助”等方式,让保护教育融入日常,比如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让你觉得像被冻住了一样害怕,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是你永远的盾牌”。
给社会的邀请函
现场播放公益短片《每个她都值得被托举》,呼吁更多人成为“街角的守护者”——多一句“需要帮忙吗”,多一次主动护送孩子回家,就能让危险无处遁形。
关爱每一位孩子,守护每一朵花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未来,一露童心公益社更将秉持科学温暖的互动教育理念,助力女童切实掌握自我保护技能。让女童学会自身防护能力的同时,唤醒更多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守护意识,多方携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保障。